账号:
密码:
飞言情小说 - 高辣小说 - 君九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
翻页 夜间

分卷阅读19

    的,谁知道又打什么主意。

“请个大夫给她看看,我们仁至义尽就是了。”她说道,“宁家那边你还要多费些心思。”

不再提君蓁蓁。

方大太太应声是,低声说着安排扶着老太太而去。

……

“耽误了小姐吃饭,饭菜都凉了,还得重新做。”

柳儿抱怨着让丫头们撤下饭菜。

君小姐坐在书房里翻看书架上的书,这些书都是新的,很显然是方家给君小姐添置的,而且都已经许久没有翻过。

“小姐,你找什么?”柳儿进来问道。

“我没找东西,我在想事情。”君小姐说道,放下手里的书。

“小姐还在想宁十公子吗?”柳儿一脸担忧的问道。

宁十公子。

君小姐的眼前浮现清晰的少年人的形容。

年纪十八九岁,身材高瘦,相貌出众,穿着一件白袍子,袖口上绣着兰草。

这个记忆是在八月十五阳城灯节上惊鸿一瞥所留,竟然连衣裳上的刺绣都记的这么清楚。

这个孩子啊,对一个外男这样的细节都深深的印在心里,但对自己的外祖家却一片空白。

“没有,以后不想他了。”君小姐说道,“我在想外祖父和舅舅的事。”

柳儿哦了声。

“那有什么可想的,都是死了的。”她浑不在意说道。

“怎么死的呢?”君小姐问道。

柳儿揉了揉鼻头。

“不知道,反正就是死了嘛。”她说道。

死可是有很多种死法的,君小姐有些无奈。

“小姐,你想知道这些啊?”柳儿看出来忙问道。

“是啊,你去打听打听。”君小姐说道。

柳儿笑了。

“还去打听什么。”她说道,转身对着外边喊了声来人,又冲君小姐嘻嘻一笑,“小姐,你想知道什么问就是了。”

君小姐失笑,看着门外闻声进来的两个丫头。

是啊,君小姐在方家可不需要谨小慎微,想要知道什么问就是了,这还是看得起她们。

第十五章方家的事

方家祖籍山东,君小姐曾外祖父这一支来泽州贩卖香料,就此落脚阳城。

发了财的曾外祖父想要更大的产业,但阳城多是经营煤炭,作为一个外来人方家也插不上手,曾外祖父另辟蹊径给儿子娶了祁县曹家的女儿,借势开了钱庄德胜昌。

在岳丈家的协助,再加上曾外祖父善于经营,几年间就将德胜昌经营成数一数二的钱庄,成为阳城乃至泽州的大户。

君小姐的曾外祖父去世后,产业便由长子方守义继承,也就是君小姐的外祖父。

方守义没有辜负父亲的交代,将德胜昌经营的更加红火,但就在春风得意事业有成的时候突发暴病而亡,时年三十八岁,还好儿子方念君已经成年,也算是后继有人。

方念君就是君小姐的舅舅,虽然年纪刚满二十,但从小跟着父亲经营票号,早已经接手生意,所以方家的票号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赶上几次朝廷与金人征战,南北物资倒运增多发了几笔财,方家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这时方念君也出事了。

“有一件事。”

丫头们说到这里的时候,一直安静听着的君小姐打断了她们。

丫头们带着几分不安看着君小姐。

“方家从曾外祖父这一代就只有一个男丁传承吗?”君小姐问道。

曾外祖父初来阳城,因为依仗曹家,所以娶了曹家的女儿后不纳妾,只生养了一个儿子也能说过去,但产业做大,君小姐的外祖父又怎么会只有一个儿子?家大业大必然要子孙繁茂才能维持。

听她问这话,丫头们眼中闪过惶恐不安。

“倒也不是。”一个丫头低头说道,“老太爷有弟兄四个。”

也就是说曾外祖父那时候并非只有方守义一个儿子。

“曾老太爷去世前给他们分了家,因为老太爷是嫡出长子,所以就由老太爷承了阳城的票号家业,余下的弟兄们则带着分得的家产回山东老家了,所以阳城这里只有老太爷一人。”那丫头接着说道。

这样啊,君小姐点点头。

“那我舅舅的兄弟们也是如此吗?外祖父去世后,舅舅继承家业,他们就回山东老家?”她问道。

丫头们讪讪。

“老太爷只有老爷和小姐两个孩子。”她们说道。

作为一个外孙女,连自己母亲有几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真是太可笑了。

这孩子也真是心大,还真是把方家当做客栈,都懒得多看一眼。

君小姐笑了笑。

“那我舅舅出了什么事?”她接着问道。

见她不再追问子嗣的事丫头们都松口气,这神情自然看在君小姐眼里,不过她什么也没有问。

“那时候因为跟金人打仗,西北这边动荡,山贼马匪也多,老爷在出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山贼,虽然有十几个镖师相护,还是受了重伤,回来后不久就亡故了。”一个丫头说道,“那时候,老爷才二十五岁。”

比外祖父去世的年纪更小,而更要命的是他没有可以继承家业的儿子。

“当时老爷有三个女儿,夫人刚怀了身孕,万幸生下来是儿子。”另一个丫头说道。

那是十四年前的事,君小姐也不过才出生,记忆里不可能有母亲对于这个兄弟出事的反应场景。

君小姐放弃了搜寻记忆。

“那这么多年家业是老太太和大舅母撑起来的。”她说道。

丫头们点点头,脸上毫不掩饰敬佩。

“…老也不在了时,山东那边来人要分家产…是老太太顶住赶走他们的…”

“…我听我娘说了,何止山东啊,曹家也来人呢,想要算计咱们家的家产…”

“…老太太虽然几十年没有见接触过生意,但到底是经营票号起家的曹家的女儿,硬是接过了产业,用几个月就稳住了人心…”

“…是啊,那时候外边产业动荡,家里太太因为悲伤过度几乎小产,老太太忙了外边还要顾着家里…”

“这一转眼不知不觉就过去十几年了,咱们方家不仅没倒,生意还依旧很好。”

“老太太真厉害。”

丫头们忍不住叽叽喳喳的说起来,一向嫌弃这方家上下低贱的君小姐并没有打断呵斥她们,反而含笑听着,听到这里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