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小说 - 耽美小说 - 当攻穿成农家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6

分卷阅读266

    。

其实多说几次,这个名称还挺好听,不是吗?

想要撑起军工和生物医药科技,必须有足够的钱财物资,这些从何而来?就目前沈家这等规模,靠自己还无法做到这点,跟外界做买卖就成了必然。这也就意味着,商业人才也得列为培养目标。

因此,书院成立之初,目标便非常明确,就以培养军工、生物医药科技和商业人才为主。

大到朝廷,小到一户人家,历来都是上行下效,上头人喜好什么,宣扬什么,底下人便会主动去迎合,荒谷众人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并不清楚这三者到底哪里重要,但还是凭着本能就这么做了,至于其他的,他们不需要知道。

是以,军工、生物医药和商业相关课程便成了众学子主课,不说数学这门基础课,就连体育、劳技、动植物等这些副课,大家都学得极为认真。

方天林看了不由心生感慨。

书院第一批学生进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其中尤以女学生为最。她们更加刻苦,恨不得把时间掰两半,错过这次,她们这辈子也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不紧紧把握住怎么成?但凡有点潜力的学生,都把学习重心放在这这三个专业相关课程上,先学了,到时候再选择最为擅长的那门进行深研。

等书院步入正轨后,接下来便轮到十六岁以上的大人。

荒谷就这么点人,方天林怎么可能漏过他们?

成年人的课程就简单多了,副课一概没有,只教他们认字识数以及进行自然科学科普教育。由于年岁相差巨大,方天林给的课程进度就有点紧,几堂课下来,便淘汰了不少爷爷奶奶辈和中年男女。

“齐管事,我们这样被剔除出课堂的人,工钱还跟以前一样吗?”一个实在跟不上,无奈被刷下来的中年男人很是局促地问道,眼里布满担忧。要是学习成绩跟工钱挂钩,这可叫他们怎么整?

“放心,这个跟工钱没啥关系,就是以后你们不能有更好地发展,只能指望后辈了。”齐管事没有隐瞒,也没有任何夸大,把淘汰的后果直接告知给围上来的众人。

“齐管事,你的意思是,那些还在坚持的人有可能赚更多钱?”

“嗯。这么说吧,东家会根据各人情况传授知识,要是潜力高,甚至会让他们进入书院进行全天候学习。一旦被选中,再次也能学到一门手艺再出来,苦力赚的钱能和工匠师傅比吗?”

众人摇头。齐管事这么一比方,他们便明白其中的差距,在懊恼自己没有读书天分之外,更加注重儿孙的学习。

这就好比只会些粗浅绣艺的农妇以及批量产出的绣娘,跟绣师之间的差别。

农妇处于最末端,即便绣一整天,也赚不了几个钱,绣娘赚得就要多一些,这两者合起来,都没有绣师来钱快,甚至连零头都不一定有。

齐管事望着众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对沈家两位爷的精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东家这一招真是妙,有什么比利益更加让人心动?没好处的事情即便一时热血上头,肯不计酬劳付出,那也总有懈怠的时候,要想长久发展,还需利益维系。当大家都知道学好了就能赚更多钱,甚至可能多到超乎他们想象,他们还怎么可能去反对?不严加督促就算开明。

这个度要把握好,过犹不及,等会回去得跟文管事说一下此事,要是适得其反就糟糕了。看东家的意思,他们要的是能活学活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读书都快读傻了的书呆子。

“天林,现在城墙已砌成,屋舍也完工,农田也没多少活,那么多人总不能闲着吧?”不干活,自然拿的钱就少,吃喝最少也要差一等,就算沈家河不急,雇工们也急。好在也就近日才出现大量闲置人员,倒是没有引起sao乱。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既然把人给带进荒谷,沈家就得负起责任,“要不让他们去开垦荒地?”

“行,这事你自己拿主意便是。”方天林没有反对,荒谷没开发的地方那么多,给闲置劳力找活干并不难。

“探矿仪还要多久才能好?”这事上沈家河帮不了多少忙,还不如大儿子来得有用,他最多也就只能帮着打打下手。

“还得再过阵子,有了这个,找矿就要容易许多。”方天林接过沈璧递给他的配件,组装在探矿仪主体上。

林山县出产好几种矿,但若没有自己的矿产来源,就会受制于人。方天林不可能为了这个就大动干戈,但他也不想被人狠宰一刀,更甚者即便付出大价钱,别人还不一定愿意卖,指不定得陪笑装孙子,把人哄开心,让人过足当老爷的瘾才肯出货。

方天林不是受不得丁点委屈之人,但那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自己有能力,他何苦去看别人脸色行事?要不是生物力场能得省着用,探矿仪早就做好了,现在他也只有多费点时间,慢慢鼓捣。好在这东西制作起来不算太难,在媳妇孩子们帮助下,已经有了雏形,再尝试几次,成品应该就能出来。

第140章

“哎呀,阿父,马上就轮到我上课了,您先忙,我这就去书院。”沈璧瞄到桌上的闹钟,当即开始收拾仪表。

“璧儿,别急,书院很近,上课所用物品之前我就给你整理好了,你一会拿上就成。”沈家河起身帮着沈璧整理形容。

“嗯,爹爹,这个我知道,我才不会像二弟那样,每每事到临头才想起来。”沈璧瞥了一眼在院中练剑的沈璋,心想着他可是上了闹钟的,现在离闹铃响还有点时间。

打理干净自己后,沈璧把闹铃取消,检查一遍教具,确定没有遗漏之后,便带着招财直奔书院。

沈家三胞胎不是第一次给学生上课,但每每见到他们那小小的身影出现在讲台上,众学子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学生中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五岁。

小的那些自不必说,他们没有发言权,思维单纯,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便在人后也不会对此有任何看法,甚至还觉得这般理所应当。

那些十来岁的学生,可就没法这么淡定。

没吃过猪rou,总见过猪跑不是?他们没上过学,但至少长着耳朵,十岁以下就当夫子的,他们真是闻所未闻,连个传言都不曾有。这等年纪,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哪有能力传道授业?

偏偏沈家开了这个先河。

当初书院学生得知每个班都有一个孩童来给他们当夫子时,一个个都处于懵逼状态中,更别提家长们获悉此事后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