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言情小说 - 言情小说 - 七零妇产圣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0

分卷阅读70

    ,想戴红领巾就要时刻以红领巾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要做得更好才行。”

余秋在边上听着忍不住想笑,小田老师可真是搞教育工作的一把好手。

她打了井水,跟陈媛、郝红梅一道拿密口篮子淘洗晒干了的蒲公英跟野菊花。

这两种东西在杨树湾地界常见,又都是清热解毒的好药材,平常人家也会采了泡当成茶水喝。

洗好的蒲公英被切成段,这样容易泡开些。

陈媛叹了口气:“要是有枸杞加一起,效果恐怕更好。”

田雨安排完小豆丁们的去处,转过头来笑陈媛:“你想得倒挺美。啥都没有。”

禾真婶婶已经烧开了一大锅水,让女知青们将清洗好的菊花跟蒲公英都放进去,然后再烧一滚就算好了。接着将茶水打进木桶当中,就可以推着板车往田里头送了。

余秋没有找到酸枣片。

杨树湾的酸枣实在太酸了,除了小孩子馋的不行,刚熟的时候吃几颗之外,其他的都是自己落了拉倒。

田雨听的直跺脚:“哎呀呀,摘下来当酸菜也不错呀。”

祠堂里头的婆婆奶奶们都被她逗笑了,还有头发雪白的老太太竖起大拇指夸奖:“不错,小田老师一听就是会过日子的人。”

田雨赶紧将余秋推出去:“我才不行呢,刚才何队长还说我们余秋会过日子。”

众人哈哈大笑,立刻拿余秋打去:“哎哟,这可不容易,能得到我们东胜的肯定。”

余秋心道这她可真没发现。

那小生产队长天生就是当干部的料子,极其擅长给人戴高帽子,好听的话跟不要钱一样,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外头倒。

他们这帮知青,哪个不是被他捧得乐淘淘,心甘情愿地被驱使来驱使去呀。

田雨还想说什么,被余秋一把捂住嘴巴,赶紧打发这姑娘给自己拿盐过来。

再让她说下去的话,还不晓得要说什么呢。

一桶茶,两勺盐,余秋就按照这标准给凉茶加了调料。

看得旁边的婆婆奶奶们,个个啧啧赞叹,到底是从里头下来的大夫,这煮个凉茶都跟旁人不一样。

居然还在里头放盐!

“要喝盐开水的。”余秋笑眯眯的,“身上出了大汗之后,是不是嘴里头没味道?这时候就得补充盐分。不然到时候水喝的越多越觉得渴,反而还会脱水。”

田雨有些茫然:“为什么?”

“渗透压。”陈媛想细细地跟她解释,又觉得地方不对,“等晚上回去我再跟你说吧。”

大铁锅里头的凉茶被打进了木桶当中,禾真婶婶又拖来了板车,一伸手就直接拎了桶茶水放上去。

田雨跟郝红梅都看得睁大了眼睛,竖起拇指夸奖:“婶婶你真厉害,好大的力气。”

这一桶水,她们两个人拎都费劲。

田雨自觉在女孩子当中自己已经属于力气很大的那种了。连余秋都说她那把子力气能当外科大夫。

禾真婶婶笑起来:“你们拿笔杆子的手,哪能跟我们拿钉耙的比?要是你们再比我们力气大的话,叫我们脸往哪儿搁?”

一共九大桶茶水,装的板车满满当当。挡板一卡上去,那木桶居然都不会在板车上滑来滑去。

当然,分量也惊人。

禾真婶婶在前面拉板车,四个女知青跟着在后面推,都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

人还没离开祠堂前头呢,胡杨满头大汗地跑过来,他们的材料不够用了,听说祠堂这边有锯子,想把锯齿拆下来。

胡会计看到地上的地炉满脸新奇。

围着转了一圈之后,她再转过头看看那沉甸甸的板车,十分疑惑:“你们为什么不干脆在田里头直接挖地炉烧茶水?”

众人面面相觑。

禾真婶婶也忍不住拍自己脑门:“你瞧瞧我们这脑袋瓜子,到底是念过书的娃娃来的强。”

挖地炉就是因为祠堂没有厨房,为了方便才弄的啊。

地里头不一样嘛。

余秋也觉得自己脑袋瓜子不灵光,她早该想到的,祠堂有这么多孩子还挖地炉,实在太危险了。

到底是年轻人啊,思维活跃思路宽广。

老阿姨已经沧桑,赶不上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你的明决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momo40瓶;960548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解决大问题

禾真婶婶是雷厉风行的人。事实上,余秋接触过的绝大部分杨树湾主妇都麻利又爽快。

板车第一趟运到田头的是九个装凉茶的大木桶,第二趟就变成了刚从铁炉拿下来的大铁锅。

谢天谢地,亏得她们回去的早。

刚看到祠堂飞翘的瓦檐,余秋就瞥见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小子爬过了高高的门槛,直奔地炉而去。

孩子不懂事,见起锅烧火了,就以为有好吃的。

禾真婶婶一把捞起小东西,毫不犹豫地拍了顿屁.股,把人又塞回祠堂里头去。

负责看管他的小姑娘慌里慌张地跑出来,她就帮老太穿了个针的功夫,不想弟弟便跑出来了。

余秋叹气,除了要拿土填了地炉外,井也加上盖。

这小姑娘自己才七岁大的孩子呢,又要帮着老太干活,还要负责看管弟弟,几双眼睛才够用?

“要是有托儿所就好了。”陈媛眉头微蹙。

托儿所没有寒暑假,他们厂里头的孩子都是在托儿所长大的。

“对啊。”郝红梅眨着大眼睛,“有托儿所阿姨看着,孩子也不会在外头乱跑发生危险了。”

田雨侧过头,琢磨着杨树湾小学到底哪儿能腾出地方来。这些小弟弟小meimei的确得有人管啊。

余秋清清嗓子,直接转移话题:“婶婶,咱们地炉挖在哪儿?”

杨树湾人不知道托儿所好吗?可是办托儿所难道不需要钱?这钱又从哪儿出呢?

城里头的托儿所大部分依托工厂存在,少部分则是街道负责。农村几乎没有工业,这么多人从地里头刨食,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能奢求其他。

禾真婶婶倒是乐观的很:“以后肯定有的。咱们杨树湾现在不就有小学了嘛。地炉啊,地炉就挖在大沟边上,不怕烧了稻子,取水也方便。”

其他三个姑娘跟着高兴起来,还有人大声背诵:“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我们昂首迈进共.产主义社会。”

余秋默默地看了她们仨孩子一眼,在心中叹气。

面包牛奶的确会有,乡村托儿所估计没有。别说托儿所了,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