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
男同学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他环视四周,终于发现了一个空位置。
罗漪见他朝自己的方向走来,立刻又往墙边的方向挪了几寸。
天哪,她还从来没在一中看见过这样的学生呢。
之前叶潇扬跟她说文科班男生的坏话,她还不信。现在,她有点儿信了。
男生坐下之后,瞥了一眼课桌上摆放整齐的课本。
他的目光移到罗漪那边,很显然,两人桌上摆放的两摞课本出自同一人之手。
“谢了啊。”他顺口说了一句。
前面的学生自我介绍完毕,终于轮到罗漪这一排,这个男生先行上台。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韩子翔,你们可以叫我翔哥。”这句话一出,同学们都在欢呼。
罗漪愣怔半晌,恍然发现自己格格不入。
大家好像都认识他,除了她。
“我这个人呢,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助人为乐。”韩子翔顿了一下,随后咧嘴笑,露出森白的牙齿,继续说道,“仅限美女,男生勿扰。”
“所以分班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班。”下面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陈莉明显是拿这个学生没辙,这么不正经的自我介绍也不制止一下。
分明刚刚有同学求扩列的时候她还说了两句话,比如在教室禁止玩手机什么的。
罗漪并不觉得这个自我介绍很有趣,她讨厌这样油嘴滑舌的男生。
这个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了,罗漪觉得,有种痞痞的下流气。
韩子翔下了讲台,轮到罗漪。
她小心翼翼地从韩子翔的椅子后穿过,手指捏紧,长呼一口气,走上讲台。
“大家好,我叫罗漪。”罗漪声音软软的。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才有兴趣,在场的没人认识罗漪,所以很多同学在她上台的时候都懒得投以关注。
罗漪也只是公式化地完成自我介绍,所以她并不在意有没有人认真听。
相反,她希望自己得到的关注越少越好。
她记得统一的介绍格式,继续说道:“我高一是六班的。”
此言一出,教室里窃窃私语的同学们纷纷看向她。
“六班?是那个学霸如云的六班吗?”
“那她不是跟叶潇扬是同学吗?”
“啊啊啊,叶潇扬啊,我男神……”
显然,大家对六班的兴趣超过了对罗漪的兴趣。
作者有话要说:
叶哥下章就出场啦~~必须要跟媳妇儿秀个恩爱,盖个戳了。
第38章
这么一折腾,大家倒是对她有了点儿兴趣。
也不知道实验班的学霸平时都爱干些什么?
罗漪见那么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看,忽然觉得如芒在背。
她顿了顿,说道:“我平时喜欢看书。”
众人期待的目光落了空。
这简直是最无聊的自我介绍,也是最烂大街的兴趣爱好。
秦紫曦半讽刺半不屑地勾起嘴角。
这样的人凭什么值得叶潇扬喜欢呢?毫无闪光点可言。
一定是中了邪,鬼迷心窍了。
罗漪说她喜欢读书,这是毫无成本的一项爱好。
秦紫曦自信地昂了昂头颅。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看出很多东西。
比如说喜欢钢琴,一台钢琴贵得吓人,一节钢琴课也是价值不菲,普通家庭很难负担得起。
这正是侧面印证家境的一点。
秦紫曦从小就跟着汐水音乐学院的老师学钢琴,不知在钢琴上投入了多少钱。
她家庭条件还不错,所以有这个闲钱。
可秦紫曦并不知道,罗漪没有培养其他兴趣爱好,是因为她家足够有钱,他爸对罗漪还没有任何要求。
罗恒洲觉得逼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太辛苦了,孩子就该有个快乐的童年。
恰恰是中产阶级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这一点上是最焦虑的。
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沦为普通人,所以拼命压着他们去培养一些看上去“高贵”的兴趣爱好,削尖脑袋想挤入更上一级的阶层。
可罗漪的童年即使没有来自家长的压力,也很难说得上快乐。
她自幼丧母,身体又极差,根本没精力培养什么兴趣爱好。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靠在病床边读读书,这是她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罗漪张张口,正打算说什么,韩子翔突然冒了一句话:“漫画还是?”
下面的同学又嬉皮笑脸起来,似乎是等着看她笑话。
罗漪觉得韩子翔很讨厌。
她平日里说叶潇扬讨厌,那最多是矫情或者撒娇,可她对韩子翔真的有厌恶情绪。
这种人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堂而皇之地跟她开这种无聊的玩笑。
“我最近在看,”罗漪说道,“也算是。”
是耳熟能详的一本名著,看个就标榜自己爱读书,果然爱看书是门槛最低的爱好了。
众人不禁嗤笑。
“好书不厌读,值得读一百遍。”罗漪缓缓说道,“这本书我看了十遍,每次都有新体会。”
很多同学一看名著就打瞌睡,一看网络就精神抖擞。
那么长的读了十遍,姐妹是个狠人。
当然,前提是她说的是真话。
见同学们对都不感兴趣,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陈莉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的重要性。
是X省每年文科的必考书目。虽然考纲里指定了十余本名著,但唯有年年都考,而且至少考一道大题,其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不读,枉为文科生。
在座的同学可能都不认识罗漪,但陈莉身在语文组,早在之前就听过罗漪的名字了。
六班的语文老师梁芹不止一次在办公室里夸她,说她文采斐然,出口成章,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语文组的老师们传阅过她的语文考卷,的确是才高八斗的可塑之才。
大家都说梁芹运气好,半路冒出来个转校生替她挣足面子。
陈莉示意同学们安静,她说道:“既然你看了那么多遍,那我问你,曹雪芹在书中写了那么多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
“我最喜欢林黛玉的。”罗漪回答道。
“最喜欢哪一句?”陈莉追问。
陈莉问的是“句”,这个问题很简单。
“全篇我都很喜欢。”罗漪实话实说。
这个问题在旁人看来,跟没回答是一样的。
大家纷纷猜测罗漪是不是连一句都说不出来才这么糊弄人的。
毕竟平时背那些高考必背古诗文就够头大了,谁
罗漪见他朝自己的方向走来,立刻又往墙边的方向挪了几寸。
天哪,她还从来没在一中看见过这样的学生呢。
之前叶潇扬跟她说文科班男生的坏话,她还不信。现在,她有点儿信了。
男生坐下之后,瞥了一眼课桌上摆放整齐的课本。
他的目光移到罗漪那边,很显然,两人桌上摆放的两摞课本出自同一人之手。
“谢了啊。”他顺口说了一句。
前面的学生自我介绍完毕,终于轮到罗漪这一排,这个男生先行上台。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叫韩子翔,你们可以叫我翔哥。”这句话一出,同学们都在欢呼。
罗漪愣怔半晌,恍然发现自己格格不入。
大家好像都认识他,除了她。
“我这个人呢,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助人为乐。”韩子翔顿了一下,随后咧嘴笑,露出森白的牙齿,继续说道,“仅限美女,男生勿扰。”
“所以分班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班。”下面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陈莉明显是拿这个学生没辙,这么不正经的自我介绍也不制止一下。
分明刚刚有同学求扩列的时候她还说了两句话,比如在教室禁止玩手机什么的。
罗漪并不觉得这个自我介绍很有趣,她讨厌这样油嘴滑舌的男生。
这个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了,罗漪觉得,有种痞痞的下流气。
韩子翔下了讲台,轮到罗漪。
她小心翼翼地从韩子翔的椅子后穿过,手指捏紧,长呼一口气,走上讲台。
“大家好,我叫罗漪。”罗漪声音软软的。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才有兴趣,在场的没人认识罗漪,所以很多同学在她上台的时候都懒得投以关注。
罗漪也只是公式化地完成自我介绍,所以她并不在意有没有人认真听。
相反,她希望自己得到的关注越少越好。
她记得统一的介绍格式,继续说道:“我高一是六班的。”
此言一出,教室里窃窃私语的同学们纷纷看向她。
“六班?是那个学霸如云的六班吗?”
“那她不是跟叶潇扬是同学吗?”
“啊啊啊,叶潇扬啊,我男神……”
显然,大家对六班的兴趣超过了对罗漪的兴趣。
作者有话要说:
叶哥下章就出场啦~~必须要跟媳妇儿秀个恩爱,盖个戳了。
第38章
这么一折腾,大家倒是对她有了点儿兴趣。
也不知道实验班的学霸平时都爱干些什么?
罗漪见那么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她看,忽然觉得如芒在背。
她顿了顿,说道:“我平时喜欢看书。”
众人期待的目光落了空。
这简直是最无聊的自我介绍,也是最烂大街的兴趣爱好。
秦紫曦半讽刺半不屑地勾起嘴角。
这样的人凭什么值得叶潇扬喜欢呢?毫无闪光点可言。
一定是中了邪,鬼迷心窍了。
罗漪说她喜欢读书,这是毫无成本的一项爱好。
秦紫曦自信地昂了昂头颅。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看出很多东西。
比如说喜欢钢琴,一台钢琴贵得吓人,一节钢琴课也是价值不菲,普通家庭很难负担得起。
这正是侧面印证家境的一点。
秦紫曦从小就跟着汐水音乐学院的老师学钢琴,不知在钢琴上投入了多少钱。
她家庭条件还不错,所以有这个闲钱。
可秦紫曦并不知道,罗漪没有培养其他兴趣爱好,是因为她家足够有钱,他爸对罗漪还没有任何要求。
罗恒洲觉得逼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太辛苦了,孩子就该有个快乐的童年。
恰恰是中产阶级的家长在培养孩子这一点上是最焦虑的。
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沦为普通人,所以拼命压着他们去培养一些看上去“高贵”的兴趣爱好,削尖脑袋想挤入更上一级的阶层。
可罗漪的童年即使没有来自家长的压力,也很难说得上快乐。
她自幼丧母,身体又极差,根本没精力培养什么兴趣爱好。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靠在病床边读读书,这是她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罗漪张张口,正打算说什么,韩子翔突然冒了一句话:“漫画还是?”
下面的同学又嬉皮笑脸起来,似乎是等着看她笑话。
罗漪觉得韩子翔很讨厌。
她平日里说叶潇扬讨厌,那最多是矫情或者撒娇,可她对韩子翔真的有厌恶情绪。
这种人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堂而皇之地跟她开这种无聊的玩笑。
“我最近在看,”罗漪说道,“也算是。”
是耳熟能详的一本名著,看个就标榜自己爱读书,果然爱看书是门槛最低的爱好了。
众人不禁嗤笑。
“好书不厌读,值得读一百遍。”罗漪缓缓说道,“这本书我看了十遍,每次都有新体会。”
很多同学一看名著就打瞌睡,一看网络就精神抖擞。
那么长的读了十遍,姐妹是个狠人。
当然,前提是她说的是真话。
见同学们对都不感兴趣,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陈莉觉得有必要强调一下的重要性。
是X省每年文科的必考书目。虽然考纲里指定了十余本名著,但唯有年年都考,而且至少考一道大题,其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不读,枉为文科生。
在座的同学可能都不认识罗漪,但陈莉身在语文组,早在之前就听过罗漪的名字了。
六班的语文老师梁芹不止一次在办公室里夸她,说她文采斐然,出口成章,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语文组的老师们传阅过她的语文考卷,的确是才高八斗的可塑之才。
大家都说梁芹运气好,半路冒出来个转校生替她挣足面子。
陈莉示意同学们安静,她说道:“既然你看了那么多遍,那我问你,曹雪芹在书中写了那么多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
“我最喜欢林黛玉的。”罗漪回答道。
“最喜欢哪一句?”陈莉追问。
陈莉问的是“句”,这个问题很简单。
“全篇我都很喜欢。”罗漪实话实说。
这个问题在旁人看来,跟没回答是一样的。
大家纷纷猜测罗漪是不是连一句都说不出来才这么糊弄人的。
毕竟平时背那些高考必背古诗文就够头大了,谁